内容简介
《中国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法律制度研究》是郭广辉教授在其博士论文初稿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充实完成的。书中主要研究了中国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安排,运用法经济学等方法,按照用经济学理论研究法律问题的思路,探讨了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的权能结构与特性、理论基础和实现机制等内容。
作者简介
郭广辉,河北赵县人,吉林大学民法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企业与公司法、法律经济学。2000年晋升为教授,现任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官网院长,经济法硕士生导师组组长。2002年获河北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兼任河北省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石家庄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律师。著有《我国所有权制度的变迁与重构》等著作6部,获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六项、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三项,在国家与省级学术报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各级课题10余项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基本假设与概念界定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本书的创新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书的创新
第一章 相关文献综述
一、企业家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时期的企业家理论
(二)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企业家理论
(三)新制度经济学时期的企业家理论
(四)企业家理论的发展
二、人力资本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对人力资本内涵的探讨
(三)对人力资本产权含义的争论
(四)人力资本产权与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
三、简要评论
(一)对企业家理论的评论
(二)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评论
四、小结
第二章 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法律制度变迁
一、西方国家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法律制度变迁
(一)古典企业时代
(二)近代企业时代
(三)现代工商企业时代
(四)创新主导企业时代
二、我国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法律制度变迁
(一)晋商企业“东伙合作制”与“顶人力股”的启发意义
(二)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法律制度变迁
三、传统国有企业产权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国有企业产权的特征
(二)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小结
第三章 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的权能结构与特性
一、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的分析
(一)企业经营者的定位
(二)企业人力资本及其分类
(三)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
二、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的权能结构
(一)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的权能结构
(二)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与法人所有权、企业所有权的关系
三、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
(一)个人占有的天然性
(二)产权残缺时的自贬性
(三)价值实现的自发性
(四)收益的外部性
(五)收益的长期性
四、分析框架
五、小结
第四章 企业经营者享有人力资本产权的理论依据
一、人力资本理论
(一)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的客观基础
(二)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的制度基础
(三)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的现实基础
二、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企业契约理论:从雇佣契约到合资协议
(一)企业的两重属性
(二)关于企业契约性质的理论检视
(三)从委托代理契约到合资契约
三、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委托代理理论:从单向委托代理到双向委托代理
(一)单向委托代理理论的悖论
(二)从单向委托代理理论到双:向委托代理理论
四、交易费用理论
(一)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收益
(二)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成本
五、小结
第五章 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机制
一、企业经营者企业控制权的实现
(一)公司产权关系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二)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
(三)现代各国公司治理的不同模式
(四)我国公司法在实现经营者人力资本企业控制权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企业经营者剩余索取权的实现
(一)经营者年薪制
(二)经理股票期权
(三)管理层收购
(四)人力资本出资
(五)现有法律在企业经营者剩余索取权实现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外部治理环境
(一)公司外部治理环境
(二)公司外部治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小结
第六章 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的案例分析
一、典型案例
(一)李·艾科卡被亨利·福特二世辞退案
(二)褚时健严重违法违纪案
(三)冯根生难题
(四)袁隆平有偿转让姓名使用权案
(五)孙大午案
(六)黄光裕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与单位行贿案
(七)上海浦东区与温州市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出资立法例
二、对案例的评价与分析
三、小结
第七章 基于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的政策与立法建议
一、完善企业经营者的企业控制权
(一)确立法人所有权制度和实现股权多元化
(二)完善CEO法律制度
(三)建构和完善经营者责任保险制度
(四)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五)明确规定经营者对第三人的直接责任
二、完善企业经营者的剩余索取权
(一)完善经营者年薪制和股票期权等制度
(二)系统规定人力资本出资法律制度
三、完善公司的外部治理环境
(一)完善公司外部市场机制
(二)进行相应的宏观制度环境建设
四、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一、本书的结论
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